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 -> “双减”在行动 -> 专家解读
王欢:推动“双减”落地 让教育回归本真
发布时间:2022年03月07日    来源:中国教育报

 

  随着“双减”政策落地,基础教育工作的大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学生学业负担、家庭教育支出和家长相应精力负担有效减轻,人民群众教育满意度明显提升。“双减”使得学校教育、家庭和社会教育能够各司其职,并不断凝聚和形成教育共识,在育人合力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下一步,持续推动“双减”落地,让教育回归本真,我们要处理好几对关系。

  要处理好教育的工具性和价值性的关系。教育中的功利化、短视化等工具性倾向,一直是阻碍教育事业发展、造成学业负担过重的问题源头。人们对教育的多元价值追求导致越来越多的功利性目标被加之于学校和学生身上,基础教育承担了太多“基础”之外的东西,逐渐被异化为一种获取利益的工具,偏离了其“基础性”价值。

  教育的价值性可以从两个角度理解,从个体角度而言,教育的最大价值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社会角度而言,教育能够为国家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就是教育价值性的最大体现。过于强调教育的工具性使得教育的价值性被遮蔽。在当今社会环境和教育体系下,我们不能完全否认教育的工具性,学生的学习不能完全与升学、考试、找工作等脱钩,但是,教育的价值性是实现这些外在目标的根本和基础。

  要处理好教育公平与个性化成长的关系。满足个性成长的教育公平是高质量的教育公平。“双减”之下,满足学生个体差异的任务更多落到学校教师的身上。关注个体与完成整体教学任务之间存在时间和精力上的矛盾。在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中,我们不能以低质量的公平抹杀学生的个性成长。这就需要教师不断研究学生、研究课堂,转变育人方式,探索推进分类、分层教学改革,在整体提升教育质量的同时,探索形成个性化辅导方案,实现教育公平与个性化成长的兼顾。

  要处理好学习负担与质量提升的关系。学习从来不是一件没有任何负担的事情,减负不是简单地降低课业难度,减少作业量,不能搞“一刀切”减负。因此,如何科学、合理界定“过重学业负担”,使学生负担保持在合理的、适度的范围之内,是落实“双减”的关键之举。

  此外,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学习负担的来源。学习意义感和价值的丧失也是造成学习负担的重要方面。试想,一个不知道学习为何,或者认为学习只是为升学准备的孩子,即使减少作业数量、难度和时间,依然无法实现个人意义上的减负。因此,只有转变学习方式,采取社会化、生活化、情境化的学习模式,提升学习的价值感和意义感,才能有效提升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和能动性。

  要处理好政策压力与改革动力的关系。教师是“双减”政策的直接执行者,这场变革要求其必须改变业已熟悉的教学观念和课堂行为。教师要不断提高基于育人的课堂教学能力、基于证据的教科研能力、基于素养的作业设计能力、基于合作的家庭教育指导能力等。如何最大限度减少非教学类事务对教师的干扰,创造性开展教师学习和研究活动,有效激励教师投入改革,处理好政策压力与改革动力的关系,关系着“双减”政策落实的成色。

  要处理好家校合作与家校边界的关系。“双减”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深度参与。对于家庭而言,需要家长实现教育理性回归,遵循孩子成长规律,不做孩子成长的旁观者。家庭教育促进法已正式实施,它将家庭教育由传统的“家事”上升为新时代的重要“国事”。在此背景下,我们应在法律框架下厘清家校边界,开展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

  持续推进“双减”落地,要在把时间还给孩子的同时,打开学习空间。应秉持“空间即教育”的理念,打开学习空间,赋能学生成长;要在抑制不合理需求的同时,扩大优质资源供给。“双减”政策规范了教育培训市场,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家庭的不合理、焦虑性培训需求。但同时,我们要不断扩大公益性优质校外教育服务供给,从供给侧为“双减”助力;要在学生减负的同时,推进教师减负,要进一步优化教师资源配置,增加教师参与课后服务的经费保障、健全教师减负长效机制,真正让教师从政策的被动执行者转变为主动参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