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 -> 过往栏目 -> “双减”在行动 -> 市县行动
辽宁省实验学校开展主题教研活动 删繁就“减”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
发布时间:2021年12月14日    来源:辽宁省实验学校

 

   独行快,众行远 

  为了众筹教师智慧,优化主题教研,助力以备课组为单位的教研团队在新课标背景下教研能力的再提升,依托于辽宁省教育学院各位教研员的鼎力支持,辽宁省实验学校高年部五个教研组九个学科备课团队,从1027日至1123日,进行了“常态落实‘双减’,实现轻负高质主题教研活动。通过主题教研,探索“双减”背景下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策略、提高课堂效率的方法、科学设计作业、精准反馈作业的措施,将“双减”工作有效落地,助力每一位师生的发展。 

  精彩回放,现在开始。语文学科教育研究室的主题教研来了——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课堂展示,各具特色 

  

  

  

   八年备课组的于丹老师执教《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她首先借助研学案“跬步千里”内容布置前置作业,学生在课前就开始自主学习文章词句理解内容,课堂上借助汇报、展示、质疑、交流的方式进行合作学习,然后师生共同探讨对忧患的辩证认识,进而理解“殷忧启圣,多难兴邦”的现实意义。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评课研讨,各抒己见 

  

  王博老师在评课中认为本节课很好地呈现了双减的精神与内涵,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真正激发了学生语文学习的热情,这是实验学校尊重教育盛开的花朵,一堂课不仅能够馈赠给孩子们一种知识,而且还能给他们一个思想,同时也给我们听者留下一段美好的回味。 

  

  李冰老师作为赤山校区高年部的语文教研组长,对研学案在学生素养提升方面的作业进行了深入剖析,认为本节课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主动性,以小组展示的方式分享学习成果,同时还介绍了她带领赤山语文团队在研学案的开发使用中的收获,总结了研学案对于均衡集团内语文教学,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重要意义。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成果交流,各有千秋 

  

  王丹老师做了 “‘双减’之下,老师布置作业需要有哪四个转向”主题分享,让与会的老师耳目一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四个转向也引领大家就作业的改革深入思考和探究。 

  

  于丹老师代表八年组进行“以生为本,务实增效”主题交流,就八年组借助研学案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升学生素养,提升课堂效率方面的经验和具体做法进行了展示交流。 

  

  孙蕾老师代表七年组进行作业研究成果发布,七年组主要从 “汲课堂英华,寻源头活水”、“兴在趣方逸,腹存万卷书”、“循序而渐进,厚积而薄发”三方面,就进行了交流。 

  

  郭凤琴老师代表语文学科教研室做了《“作”而不拘,“业”亦树人》主题交流,就语文“启明星课程”三大课程六大板块的作业设计和评价进行交流和汇报,也引领大家就长短作业,常规作业和特色作业、学科作业和综合作业的有机融合进行探讨。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引领指导,各领风骚 

  

  辽宁省语文教研员胡东辉老师对团队进行引领指导,他充分肯定了这节课将前置学习与课堂生成巧妙融合,把研学案的使用与文言文阅读教学有效结合,将学教方式变革与素养提升有机结合,体现了尊重教育的内涵。同时,他还提出了殷殷期望,辽宁省实验学校作为一所名校,可以依托校本课程体系继续优化完善作业体系,形成 “整本书阅读导读”、“名著展演”、“诗意春秋”这样的作业资源库,引领大家更多的思考。 

  

  孟春风副校长对胡老师的莅临表示感谢,对胡老师对语文团队的成长付出的努力表示敬意,同时还对语文团队提出了希望,希望大家能够不断丰厚素养,不断进行探索,凝聚团队智慧,发挥语文团队特色优势,引领一方!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