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 -> 过往栏目 -> “双减”在行动 -> 专家解读
袁磊:善用信息技术为“双减”工作赋能
发布时间:2021年12月27日    来源:《中国教育报》

 

  “双减”政策的提出是教育教学变革过程中的重大举措。从信息技术赋能教育的视角把脉“双减”政策,可以得知,技术为重塑教育生态提供了有效手段,为推动“双减”提供了重要力量和关键支持。以技术为中介深化教育改革,是教育领域的重要命题。

  信息技术为教学创新提供原动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创新应用,支持教学诊断与改进,助力开发更加优质的线上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借助“互联网+教育”平台,获取各类优质教育资源,开办各类线上线下混合教学课堂,开办校际间协作教学,可以将全国各地的优秀师资与资源网罗到各校。疫情期间,全国大量学校被迫开展线上教学,这也为学校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学习数据。学校可以重新整理、分析疫情期间的在线学习数据,结合线上教学经验,建立与本校学情相符的在线学习中心,推动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更加高效。

  信息技术助力课堂高效管理。“双减”背景下,如何控制作业总量,保证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成为各界关注焦点。在信息技术方面,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化教育教学设备改进教学方式,分析学生需求,设计合理的作业内容,提升教育教学质量。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教育化应用不断深入,智慧课堂也体现出极大的教学优势,通过构建全景虚拟的智慧课堂,为学生提供沉浸式的学习体验,能有效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学校要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有效实施各种课后育人活动,在校内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大数据分析技术助力提升学校课后服务质量和学生学习效率。借助大数据分析技术,对课前、课中、课后学生的学习数据分析,教师可以准确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同时,大数据也帮助教师科学布置分层作业、弹性作业和个性化作业,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在保证教学效率的同时减轻了学生的作业负担。分层作业和弹性化作业的方式,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了学习空间,为仍需加强学习的学生提供了有针对性的练习内容。在课后服务时段,通过高效布置作业和高质量完成作业,更多的学生有了富余时间开展科普、文体、艺术、劳动、阅读、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满足了校内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规范校外培训是“双减”政策的重要内容之一。借助信息技术,可以突破传统管理方式的不足。在“双减”政策颁布之前,校外培训占据了学生大量课后时间,也给家长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双减”政策要求全面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的备案审批流程、服务行为及常态化运营。而区块链为规范和管理校外培训提供了技术支持。区块链技术采用分布式储存方式,具有去中心化的特征,存储于区块链中的共享数据或信息具有不可伪造、全程留痕、可以追溯、公开透明、集体维护等特征。借助区块链技术对校外培训机构进行监管,能够减轻职能部门的工作压力,提升工作效率。

  “双减”工作是一场持续的“攻坚战”,对构建良好的基础教育生态环境有着重要意义。信息技术助力学校课堂教学效率提高,让学生在校内“吃饱”,能够从根本上降低学生寻求校外培训的需求,从而为“双减”政策的有效推进提供持久的内在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