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十三届人大六次会议《关于加强和提升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质量的建议》(第1084号)答复

  •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09日
  • 编辑:辽宁省教育厅管理员
  • 来源:省教育厅

高永媛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和提升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质量的建议》收悉。非常感谢您对我省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关心关注。您对当前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产生的主要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为我省今后的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借鉴。针对您提出的问题和建议,现答复如下。

  一、积极探索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机制

  我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聚焦发挥好思政课立德树人关键课程作用,把加强和改进思政课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打造纵向各学段层层递进、横向各课程密切协同的课程体系,全面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素养,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1.注重统筹设计,推动思政课建设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组建辽宁省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指导委员会,统筹协调、组织推进全省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工作。组织召开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工作现场协调推进会,探索一体化教学设计和课程实践,印发《辽宁省大中小学思政课同课异构一体化教学设计样例库》。制定《辽宁省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坚持“统筹推进与基层探索、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继承传统与特色创新”的原则,以“项目研究+试点实践+特色打造”三维模式,充分利用省域内优质特色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育人各环节,打造横向贯通、纵向衔接、特色鲜明的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机制,不断提升思政课建设质量和水平。

  2.注重试点推进,推动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良性互动

  集中优势资源,组织专家学者围绕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基础理论、教材体系、教学体系、实践育人体系、教育资源案例库、教师队伍、保障体系、评价体系、文化环境体系、思想政治教育与“五育并举”等10项重点任务进行深入研究。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和专业基础,由东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辽宁大学、辽宁师范大学、沈阳师范大学、渤海大学等高校牵头,整合区域中小学资源,试点组建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联盟,引导大学优质教学资源下沉,帮助不同学段的思政课教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通过辐射带动推进全省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发展。遴选确定沈阳、大连、鞍山、丹东、锦州作为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试点地区,推动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理论与实践研究,着力构建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工作体系。

  3.注重特色培育,推动汇聚区域内优质资源协同育人

  成立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研究中心,汇聚省内外思想政治教育领域资源,开展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理论及实践问题研究。采取“项目研究+试点实践+特色打造”模式,总结推广具有辽宁地域文化特色的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成果和经验,培育和产出标志性研究成果。将东北抗联精神、抗美援朝精神、雷锋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优秀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有机融入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进一步发挥好特色教育资源育人功能。东北大学开展“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文化环境体系建设”专题教研,探索构建有机衔接、层层递进、横向贯通、纵向融合的协同育人新路径;辽宁大学召开学术研讨会和教学经验交流会,开展“大手拉小手、携手学党史”理论与实践探索;渤海大学围绕“抗美援朝”“辽沈战役”“美丽中国”等主题组织开展相关教学活动。丹东市结合不同年龄、不同学段学生实际,围绕“抗美援朝”主题开发一体化课程资源和教材,内容循序渐进,目标螺旋上升,努力绘制大中小学思政育人“同心圆”。

  二、加强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

  为加强我省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2021年11月,印发《辽宁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通知》。一是要求切实加强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配备管理。严格按要求配齐思政课教师,小学低、中年级应配备一定数量的专职思政课教师,小学高年级思政课教师应以专职为主,有条件的地方可逐步提升专职配备比例。严把思政课教师选聘政治关、师德关、业务关,让有理想的人讲理想,有信仰的人讲信仰,师德高尚的人讲思政课。二是进一步提升中小学思政课教师素质能力。组织中小学思政课教师深入学习,坚定正确政治方向和理想信念。建立中小学思政课教师轮训制度,依托各级党校和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每3年对中小学思政课教师至少进行一次不少于5日的集中脱产培训。2022年,辽宁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将依托辽宁省委党校、沈阳市委党校、大连市委党校、抚顺雷锋学院,完成全省1.2万余名中小学专职思政课教师的培训工作。三是加大从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选拔思政课教研员的力度,配齐建强中小学思政课教研队伍。四是创新中小学思政课教师评价激励机制。引导各地各校制定符合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岗位特点的评价标准,突出课堂教学质量和育人实效导向,拓宽教学成果和研究成果认定范畴,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论文等弊端。要求各地因地制宜设立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岗位津贴,纳入绩效工资管理,相应调整学校绩效工资总量,调动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工作积极性。五是确保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取得实效。要求各地教育部门要主动会同组织、宣传、编制、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为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提供支持和保障。要健全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督导评估机制,把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情况作为对各地、各级教育督导和绩效考核的重点内容。建立并完善各相关部门考核机制,将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对领导班子、干部考核的重要指标。2021年,我省组织开展了“辽宁省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和思政课教师教学基本功展示交流活动”,将组织开展本次活动作为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作为加强班主任和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有力抓手,推动各地各校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启动辽宁省义务教育教师岗位“大练兵”活动,把道德与法治作为重要科目进行练兵,以教师教育教学技能和课程实施能力提升为核心目标,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研、以赛促训、以赛促改原则,通过岗位“大练兵”,使中小学教师增强学科育人意识,更新教育理念,夯实教学基本功,实现专业成长,促进课堂教学质量提升。

  三、全面加强中小学课程思政建设

  2022年4月,出台《中共辽宁省委教育工委 辽宁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我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见》,以推动“大思政课”建设为抓手,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十四五”期间,我省将充分发挥思政课的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作用,深入挖掘各学科课程思政元素,在全省范围内选树300门左右充满课程思政元素,体现课程思政特色的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全面提升中小学教师思想政治素质,重点加强中青年教师骨干的培养,全省遴选100个左右省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优秀教学团队;积极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研究,全省重点支持建设20个左右成果丰富、能够起到榜样引领作用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研究示范中心;大力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全省重点打造60所左右实施课程思政成效显著的省级示范学校,形成“校校有精品、门门有思政、课课有特色”的良好局面,切实加强全省义务教育课程思政建设,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同时,我们注重结合辽宁实际,引导各地各校积极发挥辽宁“六地”红色文化资源作用,努力构建辽宁“六地”红色文化资源融入课程思政的教学模式,在课程思政建设中深入融入辽宁“六地”红色文化资源内容,并开展辽宁“六地”红色文化资源融入课程思政的实践教学,提升思政课教学的亲和力和针对性,让学生有更强的思政课获得感。

  您所提的建议非常有针对性和建设性,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重点予以落实。下一步,我们还将重点做好以下方面工作: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引导各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担负起课程思政建设的主体责任,把课程思政建设作为加强党的建设、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的重要内容,摆上重要议程。要强化组织领导,坚持问题导向,在工作统筹、队伍建设、支持保障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取得实效。二是推动将辽宁“六地”红色文化资源融入课程思政建设具体工作,进一步加大在“大思政课”建设、实践育人等方面的积极探索。三是加强队伍建设。持续开展省级义务教育教师岗位“大练兵”活动和课程思政示范课系列评选活动。

  辽宁省教育厅  

  2022年6月11日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