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十三届人大六次会议《关于加强青少年德育教育工作的建议》(第1420号)答复

  •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09日
  • 编辑:辽宁省教育厅管理员
  • 来源:省教育厅

吴清云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青少年德育教育工作的建议》收悉,非常感谢您对教育的关心、关注和支持。您在建议中指出了当前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为我省今后青少年德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借鉴。针对您提出的问题和建议,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辽宁省先后召开全省义务教育学校德育工作会议和全省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提高德育课程实施质量推进会,搭建省级宣传平台,充分发挥学校的主阵地作用,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一、加强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

  2021年11月,省教育厅印发《辽宁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通知》。一是要求切实加强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配备管理。严格按要求配齐思政课教师,小学低、中年级应配备一定数量的专职思政课教师,小学高年级思政课教师应以专职为主,有条件的地方可逐步提升专职配备比例。严把思政课教师选聘政治关、师德关、业务关,让有理想的人讲理想,有信仰的人讲信仰,师德高尚的人讲思政课。二是进一步提升中小学思政课教师素质能力。组织中小学思政课教师深入学习,坚定正确政治方向和理想信念。建立中小学思政课教师轮训制度,依托各级党校和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每3年对中小学思政课教师至少进行一次不少于5日的集中脱产培训。2022年,辽宁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将依托辽宁省委党校、沈阳市委党校、大连市委党校、抚顺雷锋学院,完成全省1.2万余名中小学专职思政课教师的培训工作。三是加大从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选拔思政课教研员的力度,配齐建强中小学思政课教研队伍。四是创新中小学思政课教师评价激励机制。引导各地各校制定符合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岗位特点的评价标准,突出课堂教学质量和育人实效导向,拓宽教学成果和研究成果认定范畴,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论文等弊端。要求各地因地制宜设立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岗位津贴,纳入绩效工资管理,相应调整学校绩效工资总量,调动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工作积极性。五是确保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取得实效。要求各地教育部门要主动会同组织、宣传、编制、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为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提供支持和保障。要健全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督导评估机制,把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情况作为对各地、各级教育督导和绩效考核的重点内容。建立并完善各相关部门考核机制,将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对领导班子、干部考核的重要指标。2021年,我省组织开展了“辽宁省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和思政课教师教学基本功展示交流活动”,将组织开展本次活动作为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作为加强班主任和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有力抓手,推动各地各校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

  二、全面加强中小学课程思政建设

  2022年4月,出台《中共辽宁省委教育工委 辽宁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我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见》,以推动“大思政课”建设为抓手,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十四五”期间,我省将充分发挥思政课的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作用,深入挖掘各学科课程思政元素,在全省范围内选树300门左右充满课程思政元素、体现课程思政特色的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全面提升中小学教师思想政治素质,重点加强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全省遴选100个左右省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优秀教学团队;积极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研究,全省重点支持建设20个左右成果丰富、能够起到榜样引领作用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研究示范中心;大力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全省重点打造60所左右实施课程思政成效显著的省级示范学校,形成“校校有精品、门门有思政、课课有特色”的良好局面,切实加强全省义务教育课程思政建设,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努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同时,我们注重结合辽宁实际,引导各地各校要积极发挥辽宁“六地”红色文化资源作用,将辽宁“六地”红色文化资源融入课程思政建设具体工作,进一步加大在“大思政课”建设、实践育人等方面的积极探索,努力构建辽宁“六地”红色文化资源融入课程思政的教学模式,引导广大中小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牢记党的教诲,立志民族复兴,让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成为自觉追求,努力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重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我省高度重视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规划和指导,出台《辽宁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辽宁省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游戏九项措施》等系列文件,全面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各地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进校园活动,积极聘请校外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到学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有效增强了广大中小学生及家长的心理健康意识。各地各校以国家重大节日、传统节日、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月、世界精神卫生日为契机,通过致家长一封信、学校电子屏、宣传橱窗、主题班会、专题讲座、心理健康活动课、团体辅导等多种方式,组织开展各种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和课外劳动,传播心理健康知识,引导儿童青少年保持健康心理状态、科学运动、充足睡眠、合理膳食,营造关注幸福感受、重视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省卫生健康委每年结合“世界精神卫生日”,广泛开展心理健康科普宣传,特别是针对儿童、青少年等重点人群开展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和宣教,不断创新宣传方式,广泛运用新媒体技术和平台,提升儿童及家长心理健康素养。2021年,省教育厅启动辽宁省义务教育教师岗位“大练兵”活动,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单列科目,与其他科目大练兵活动同推进同落实,以教师教育教学技能和课程实施能力提升为核心目标,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研、以赛促训、以赛促改原则,通过岗位“大练兵”,使中小学教师增强学科育人意识,更新教育理念,夯实教学基本功,实现专业成长,促进课堂教学质量提升。

  四、大力推进青少年安全与法治教育工作

  我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依法办学、依法治校,大力开展青少年普法教育。一是严格贯彻落实未成年人学校保护工作,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印发《关于贯彻落实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的通知》,联合有关部门印发《关于联合开展未成年人网络环境专项治理行动实施方案》,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整治网络不良信息、不良社交,营造良好安全的未成年人网络环境。二是深化安全教育,牵头编制辽宁省义务教育地方教材,将普法知识、安全教育等内容纳入地方课程内容。三是加强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成立了全省家校社共育研究指导中心,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开展普法教育,推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有效衔接。四是加强宪法学习宣传教育工作。2021年度辽宁省教育厅、辽宁省司法厅联合启动全省教育系统宪法学习宣传教育活动,持续推进青少年学生宪法学习宣传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了解宪法知识,理解宪法内涵,成为宪法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目前,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已结合本地本校实际充分发挥高校法学院专家学者、省级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作用,组织开展专题讲座等活动,在教育系统领导干部师生中广泛推进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进一步加强我国青少年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信心和决心;组织开展青少年学生宪法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和青少年学生宪法征文活动,开展第五届全国学生“学宪法 讲宪法”辽宁省知识竞赛。

  五、开展丰富的德育主题活动

  各地各校结合实际,发挥活动育人和实践育人功能,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加强道德养成作为德育课重要内容,开足开齐上好德育类课程,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重点,针对不同年级特点,挖掘各门课程所蕴含的爱国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爱国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功能,构建爱国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相统一的育人机制。连续多年组织开展了中小学生主题征文、中华诵写讲大赛、中小学校园心理剧展评、推广普通话宣传周等系列德育活动,大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续深入开展“从小学党史 永远跟党走”“学习新思想 做好接班人”“党的知识进校园”等主题教育活动,推进全省中小学校党建品牌创建工程,引导中小学生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以研学实践教育为抓手,加强对中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和实践教育,2021年,在全省范围内开展“辽宁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遴选工作,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传统教育、国情省情教育、国防科工、自然生态、劳动教育等方面,遴选39个辽宁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丰富学生校外服务供给,多措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促进“双减”工作落实落地。

  您所提的建议非常有针对性和建设性,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重点予以落实。下一步,我省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始终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持续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将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作为德育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切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辽宁省教育厅  

  2022年6月11日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