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大光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在小学阶段加强健康习惯培养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省教育厅高度重视学生体质健康,积极创造条件不断增强学生健康良好习惯的养成,切实保障青少年身心健康。一是大力推进近视综合防控工作。2023年,在全国率先出台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专项行动计划》,制定了将眼保健操纳入中考等举措,扎实推进各项防控举措落地落实。2023年总体近视率下降2.6个百分点。二是持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出台《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推进实施“四覆盖”“四必须”。三是扎实推进急救教育。组织开展首届辽宁省大学生急救技能竞赛,全省103所高校600余名学生报名参赛。开展急救教育师资培训和体育教师急救轮训,提高校园应急救护能力。四是稳妥做好传染病防控。落实“乙类乙管”防控措施,指导各地各校做好疫情防控和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妥善处置校园传染病突发事件,印发防范诺如病毒等传染病的通知和提示函,并现场指导工作。五是守牢校园食品安全底线。推动智能监管,实现学校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全覆盖;定期印发《辽宁省中小学校食品安全工作信息简报》,交流食品安全典型经验。
您在建议中就小学阶段加强健康教育提出了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我厅认真研究,积极采纳,着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开齐开足上好健康教育课程
督促各地严格按照国家和省教育厅有关要求,遵循《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结合我省《人与自我》《人与社会》等地方课程,开齐开足上好健康教育课,发挥好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引导学生系统学习健康知识,养成良好健康习惯。广泛开展健康教育进校园活动,积极聘请校外健康教育专家到学校开展专题讲座,通过学校手抄报、宣传栏、校园广播等,宣传健康知识,增强师生健康意识。有计划的组织选派高校、医院的专家以公开课、示范课、专题讲座的形式为学校师生作专题报告。引导学校开展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经络保健体操课,使中小学师生深层次地了解并感受中医药文化、感受中医药文化的魅力和作用。
二、加大学生体育运动
一是落实体育课教学。开齐开足上好体育课,按照体育课程标准要求,落实体育课与体活课课时,确保学生在校内有充足的活动时间。二是开设体育类社团。引导各地各校积极开设各类体育社团,调动学生体育活动积极性,指导学生更好地参与体育活动,不断提升身体素质。三是保障大课间时间。督促各地各校严格按照国家和省教育厅要求,落实大课间时长,进一步确保学生在校期间每天户外活动不低于一小时。
三、落实中考健康部分考核
指导各地各校严格落实“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健康部分考核,形成正向引导,促进学生重视健康知识的学习与应用。我省中考“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实践操作考核中有6分为健康实践操作内容,按照目前安排,其中2分为眼保健操考核,另外4分各地根据实际情况统筹安排。省教育厅将进一步督促各地严格落实健康实践操作考核,切实引导学生和家长重视体质健康,切实养成良好健康习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感谢您对我省教育事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
辽宁省教育厅
2024年6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