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凤华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推进辽宁“六地”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高度重视辽宁“六地”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教学,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的《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加快构建“大思政课”工作格局,增强辽宁“六地”红色文化育人功能,着力打造具有辽宁特色的思政课,进一步提升思政课教学的亲和力和针对性。
一、不断强化课堂主渠道作用
一是强化政策引导。印发《辽宁“六地”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实施方案》《辽宁省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若干举措》,明确提出充分挖掘辽宁“六地”红色文化拓展课堂教学内容,打造辽宁“六地”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教学特色活动,用好省内红色文化资源活教材。
二是推进“三进”工作。扶优建强2所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辽宁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工作联盟、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学联盟、辽西地区高校思政课教学联盟、“千山”高校思政课创新联盟等平台,夯实“三进”工作平台基础。
三是创新教学方法。召开辽宁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同题异构”教学展示活动,探索“同题异构”教学模式。召开辽宁省“雷锋精神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教学研讨会暨专题集体备课会。
二、建强建优思政课教师队伍
一是加强集体培训。组织开展全省高校新任思政课教师岗前培训,每年举办3期全省高校社科教研宣传骨干研修班,打造院长培训、骨干培训、岗前培训的全链条、分层次、全覆盖的培训体系。
二是加强集体备课。依托“六地”红色文化牵头高校,组织开展“抗日战争起始地”“解放战争转折地”“抗美援朝出征地”“雷锋精神发祥地”“新中国国歌素材地”“共和国工业奠基地”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教学集体备课会和教学研讨会。
三是提高教学科研能力。通过在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省社科基金思政专项课题、省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等设立专项课题,围绕辽宁“六地”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的基础理论、教材体系、教学体系、实践育人体系、教育资源案例库等方面开展理论研究。
三、加快构建“大思政课”工作格局
一是完善“大思政课”工作体系。遴选16个辽宁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基地暨“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组织高校与“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合作。
二是创新实践教育形式。要求各高校严格落实本科2个学分、专科1个学分用于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要求,中小学校要安排一定比例的课时用于学生社会实践体验活动。组织高校师生开展“沿着总书记的足迹”思政实践活动和“返家乡、爱家乡、赞家乡”大学生暑期专项社会实践活动,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紧密结合。
三是打造品牌特色活动。连续三年春季开学开展开学第一课暨全省教育系统学雷锋活动启动仪式,组织全省大中小学师生共上思政大课。推出《光荣·梦想》《砺器·铸丰碑》《恰在青春时》《雷锋》等思政舞台剧,深入诠释辽宁“六地”红色文化精神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举办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活动和高校情景微电影评选活动等,切实引导大学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下一步,我厅将着力打造具有辽宁标识、辽宁特色、辽宁味道的思政课。深挖辽宁“六地”红色文化资源,系统挖掘整理辽宁“六地”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内涵,做到学理化阐释、学术性表达。加强思政课改革创新,组织集体备课会、教学研讨会、教学展示活动等,因地因校制宜,打造各具特色的辽宁“六地”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的教学模式。
辽宁省教育厅
2024年6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