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萍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食育教育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省教育厅联合省卫健委等多部门,积极推动食品安全相关政策的制定与落实。深入贯彻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精神,陆续出台了《辽宁省国民营养计划实施方案(2017—2030年)》《辽宁省关于加强学校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文件,明确要求各地积极开展学生营养改善行动,保障学生生长发育重要阶段的营养均衡,指导学生营养就餐。一是丰富教学内容。目前,我省中小学道德与法治、科学、生物学、体育与健康、化学等多个学科均不同程度地融入了食育内容。例如,科学、道德与法治、体育与健康等课程引导学生了解生活习惯和生存环境对人体的影响,培养学生关注饮食习惯、饮食健康,养成良好的饮食和个人卫生习惯;体育与健康、生物学等课程从生命安全角度,引导学生了解食品安全的基本知识及相关法律规定;科学、生物学等课程引导学生学习人体消化系统、食物营养等知识,树立健康饮食意识 。此外,鼓励各地各校结合地方特色,开发食育课程,丰富食育教学内容。二是营造良好氛围。每年“5·20”中国学生营养日前后,省教育厅、省卫健委等部门共同组织开展学生合理膳食、健康饮食等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学校通过专题讲座、主题班会、“小手拉大手”等形式,向学生宣传食品安全知识、营养搭配技巧等,引导学生履行好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责任,弘扬珍惜粮食、杜绝浪费的传统美德,推动学生营养改善行动深入开展。学校还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黑板报等多种渠道,广泛宣传食育知识,营造了浓厚的食育氛围。三是开展监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和《校园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2023年,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省教育厅、省卫生健康委、省公安厅联合制定《辽宁省校园食品安全标准化建设指引》。组织开展对全省大中小学的学校食堂和学校周边商店的食品开展监测,了解校园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状况,评价学生餐污染的主要风险环节,切实保障校园食品营养健康安全,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了制度保障。
您在提案中分析了当前开展食育教育的现状,提出积极开展食育主题活动、科学构建食育课程体系、大力建设食育实践基地、协同推进食育家校合作的建议,很全面,很宝贵。我厅会同省卫生健康委认真研究,积极采纳,着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完善食育课程体系
加强课程建设,构建从幼儿园到中小学各学段相互衔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食育课程体系。鼓励各地学校结合地方特色和学生需求,开发课程教学资源,完善食育融入综合实践活动、劳动教育、健康教育等课程。推广科学配餐、膳食营养等理念,相关知识纳入学校健康教育内容。
二、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组织教师参加专业培训,培训内容涵盖食品安全、营养科学、烹饪技能、食育教学方法等方面,提高教师的食育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此外,鼓励教师参加各类教学研讨活动和竞赛,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学习。要求开展营养与健康学校建设的单位,配备有资质的专(兼)职营养指导人员,开展营养健康教育,指导合理选配餐。
三、强化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
加强家校合作,向家长宣传食育知识和理念,定期组织家长参与学校的食育活动,如亲子烹饪比赛、食育讲座等。积极与食品企业、科研院所、公益组织等社会力量合作,开展食育研学活动、科普讲座等。同时,利用媒体平台广泛宣传食育知识,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食育的良好氛围。
感谢您对我省教育事业的关注和支持!
辽宁省教育厅
2025年6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