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飞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建设中国-东北亚职业教育联盟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职业教育国际化办学规模
近年来,我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和东北振兴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立足东北亚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搭建“一会一盟”国际合作平台,推出“墨子工坊”辽宁职教品牌,着力构建“教育+文化+技能”三位一体的国际交流合作模式。一是举办两届“一带一路”国际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研讨会,推广辽宁职业教育标准,创新产教融合模式。二是推出“墨子工坊”辽宁职教品牌,充分发挥辽宁职业教育资源优势,在俄罗斯、加纳、老挝国家建设“墨子工坊”海外职业教育产业学院,培养熟悉中国标准、中国技术、中国产品的海外技术技能人才,服务中国企业“走出去”。三是组建“墨子工坊”海外产业学院联盟,持续推进职业教育“随企出海”,深度探索“墨子工坊”建设路径。
二、关于职业教育国际合作内容
依托“墨子工坊”海外产业学院,辽宁高职院校与中国“走出去”企业共同开展海外人才培养,面向在岗中外员工开展培训,输出职业教育标准,深化人文交流。一是“随企出海”服务产能升级。在合作模式上,“墨子工坊”坚持需求导向和市场化运作,聚焦合作国职业教育发展需求和企业本土化人才需求,开展综合培训,探索学历教育与非学历培训相结合的模式。二是输出职业教育标准。制定《高等职业教育卓越专业认证标准》,推动卓越专业认证标准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推广应用,初步建立了国家和区域间职业教育标准互认机制。三是共同开发职业教育资源。鼓励职业学校携手国外学校、跨国公司和“走出去”企业共同开发国际性与特色性相结合、先进性与适用性相结合的国际化标准、资源、装备,配套开发双语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实训作业标准,依托中国企业海外项目、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开展员工培训和人才培养,推动开发成果“走出去”。
下一步,我们将结合您的建议,以“平台搭建、标准输出、人才培养、产教融合”为主线,统筹政府、院校、企业、行业等多方资源,着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区域职业教育合作体系。搭建多元合作平台,形成常态化交流机制。依托“墨子工坊”海外产业学院,在海外开展职业技能、语言等国际化的培训项目。深化产教融合,服务“走出去”企业。支持高职院校与在辽“走出去”企业共同开展人才联合培养、技术研发和标准制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鼓励院校与企业联合开发“国际课程包”,将行业标准、企业文化和国际规则纳入教学内容,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能力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辽宁省教育厅
2025年6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