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峰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加强政策支持和保障
“十四五”期间,我省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系统谋划职业教育发展。印发《辽宁省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教育部 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整省推进职业教育实用高效发展提升服务辽宁振兴能力的意见》《辽宁省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着力打造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在推进产教融合方面,印发《辽宁省教育厅等10部门关于印发“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组合式产教融合激励政策的通知》《辽宁省建设培育省级产教融合型企业实施办法(试行)》,鼓励企业申报产教融合型企业,给予组合式政策激励。
在提升职业院校办学能力方面,印发《辽宁省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认定实施办法(试行)》,不断规范“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印发国内首个《高等职业教育卓越专业认证标准》,率先开展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认证。省教育厅等10部门联合印发《辽宁省“兴辽未来工匠”培育工程实施方案》,“一匠一案”在产业一线培育大国工匠、能工巧匠。省教育厅等3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充分发挥职业院校社会培训职能的指导意见》推动职业院校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服务产业转型升级。
二、关于优化职业教育资源布局
一是加大投入力度。将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资金分配向困难地区和薄弱环节倾斜,向办学质量高、办学特色鲜明的职业院校倾斜。落实“金融+财政+土地+信用”激励政策,对产教融合型企业给予税收优惠。
二是推进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改革。省教育厅等13部门联合出台《关于推进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的指导意见》,在举办方式、设立程序、资产投入、学费标准、薪酬管理及融资、税收、土地支持政策等方面,以制度创新推动办学体制创新,激发企业参与举办职业教育积极性。目
三是推进“数字职教”建设。从育人环境、教学改革、教育管理数字化以及专业数字化升级改造等4个层面推动职业教育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基本形成“政府主导、学校主体、社会参与、应用为王、服务至上、质量为先”的数字职教生态体系,为“数字辽宁、智造强省”建设提供技术技能和人才支撑。
四是推动职业教育深度融入乡村振兴战略。建设15个乡村振兴学院,开展校企协同育人,组织省内高职院校联合县域内重点企业,为县域经济发展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技能人才。
三、关于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一是深入推进产教融合。组建省级市域产教联合体10个。其中,大连金普新区市域产教联合体入选全国首批市域产教联合体。组建机器人、工业母机、石油化工等19个省级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在教育部的支持下,筹建国家级工业母机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不断探索办学体制机制创新,校企共建集实践教学、社会培训、真实生产和技术服务功能为一体的10个省级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训基地,职业院校与产业园区、领军企业共建共管101个兴辽产业学院。
二是开展校企协同科技创新。深化实施辽宁“校企协同科技创新伙伴行动”,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联合省教育厅在辽阳精细化工产业集群和抚顺新能源产业集群,分别组织开展校企协同科技创新服务走进中小企业活动,围绕解决企业关键技术问题,进一步推动企业和高校交流合作、协同创新,实现企业技术需求和高校成果供给精准对接,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和高校科技成果有效转化。
三是创新开展“兴辽未来工匠”培育。省教育厅连续两年会同省直七部门联合组织开展“兴辽未来工匠”培育人选选拔推荐工作,遴选具有创新能力、绝招绝技的优秀企业员工作为“匠苗”,把课程设在岗位、把课堂搬到车间,在产业一线“一匠一案”培育大国工匠。
四、关于完善职业教育基础设施
一是持续推进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达标工程。对标达标标准,“一地一案”“一校一案”制定方案,会同发改、财政等部门联合制定《全省办学条件达标工作实施方案》。
二是加强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建设。印发《辽宁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开展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训平台建设工作的通知》,按照“政府统筹、数字赋能、校企共建、多元参与、市场运作、开放融合”的建设思路,遴选建设省级产教融合实训基地10家。
下一步,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工作要求,以提高质量为基础,以完善体系为重点,加快建设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持续提升职业教育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对接辽宁万亿级产业基地和重点产业集群建设需求,组建一批跨区域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发挥校企双主体育人作用,广泛开展“现场工程师”、学徒制、订单定制人才培养。围绕辽宁产业发展需求,做好专业“调停转增”,加强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以及家政、养老、托幼等相关领域紧缺专业建设。
二是一体推进职业教育资源优化。全面推进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达标工程,推动教学及科研设备更新置换,优化整合存量资源。支持边境城市建好职业院校。推动职普融通教学资源开发建设。支持职业学校运用实训场地、设施设备等资源,与普通中小学、普通高等学校联合开展课程开发、实习实训和技术研发。
三是构建职业教育助力城乡融合发展布局体系。对接县域产业发展需求,下沉一级办职教,建好乡村振兴学院,切实提高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结合的“紧密度”,助力城乡融合发展。
辽宁省教育厅
2025年6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