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关于推动人工智能教育进校园的建议》(第1296号)的答复

  •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24日
  • 编辑:辽宁省教育厅管理员
  • 来源:省教育厅

霍红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推动人工智能教育进校园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深刻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是引领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赛道。您在建议中深刻分析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助力学习效率、教学质量、教育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并提出建立人工智能赋能人才培养模式、开展智能测评、开设人工智能课程等建议,对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具有一定参考价值。我厅高度重视,会同省科学技术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认真研究,积极采纳,着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全面推进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工作

  省教育厅高度重视人工智能教育。2025年3月27日,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实施方案》,围绕强化人工智能课程体系建设、深化人工智能教育教学改革、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教师能力提升、加强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建设、加快人工智能教育基地建设、推进人工智能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开展人工智能特色活动等7个方面,提出明确工作任务及具体举措。下一步,省教育厅将进一步指导各地抢抓人工智能发展历史机遇,增强做好人工智能教育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充分发挥智能技术的变革性力量,提高学生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提升学生人工智能应用技能和素养。

  二、广泛开展人工智能特色活动

  省教育厅将通过开展人工智能教育成果展示交流、人工智能与教育改革创新研讨会、中小学生智能素养提升实践活动和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专题培训等活动,生动展现中小学生人工智能素养与创新能力,充分展示我省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创新实践成果,着力推动人工智能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鼓励各地各校举办校园人工智能作品展、开展中小学生人工智能素养和教育成果展示交流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平台,发现和培养人工智能优秀人才。

  三、积极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科技产业发展

  省科技厅支持大连厚仁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成立“辽宁省科技赋能传统文化专业技术创新中心”,联合省内外高校院所开展“5G场景下青少年人文素养智慧学习平台研发与应用”科技攻关,针对青少年人文素养培养中评测精准度低、智能化和个性化不足等行业技术共性问题,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及5G网络化技术,攻克了朗读智能评测、汉字书写测评、个性化内容推荐算法、自适应学习路径规划等关键技术,研制了青少年人文素养智慧学习平台,成果应用于青少年传统文化智慧学习领域,整体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再次感谢您对我省教育事业的关心与支持。

  (来源为建议提案答复文件,脱密、脱敏处理后经审查可以公开的内容)

  辽宁省教育厅

  2025年5月28日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