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蔚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职业本科建设为新时代“六地”建设储备人才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辽宁省在职业教育发展方面一直致力于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深入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以提升职业教育的质量和适应性,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近年来,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等文件精神,突出职业教育的类型特征,立足辽宁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要,聚焦高技能人才培养需求,我省稳步推进职教本科发展建设。
一、加强政策保障,启动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改革
2022年,省委、省政府印发《辽宁省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提出“构建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职业本科教育纵向贯通的培养体系”。省教育厅印发《辽宁省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行动方案》,提出“把握职业教育类型特征,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改革”,并明确三项重点任务,包括积极引导应用型本科高校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改革专业试点、推动高等职业院校与本科院校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联合培养工作、大力加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为申办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夯实基础。2015年,省财政厅、省教育厅制定出台《关于建立以改革和绩效为导向的生均拨款制度加快发展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意见》(辽财教〔2015〕843号),建立高等职业学校生均拨款制度。近年来,省财政不断加大投入力度,持续提高省属本科院校和高等职业院校生均拨款水平。
二、坚持标准引领,推进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
我省现有1所本科层次职业大学—辽宁理工职业大学,该校于2019年获批成为全国第二批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学校。按照教育部关于开展职业本科学校办学条件动态监测工作的要求,我厅积极落实部署安排,推动辽宁理工职业大学办学质量提升,教师队伍建设、教学仪器设备等方面教学条件得到大幅改善。目前,全省职业本科在校生共6142人,其中,辽宁理工职业大学在校生6012人、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在校生130人。
三、优化专业布局,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每年由教育部审批,由省级行政部门组织申报。组织本科层次职业大学、普通本科高校按照《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围绕我省4个万亿级产业基地和22个重点产业集群建设需求,聚焦高技能人才紧缺行业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申报,2025年,教育部批准新增护理、康复治疗、汽车工程技术、热能动力工程等4个四年制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拟招生专业,机器人技术、护理、数字媒体技术等7个两年制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拟招生专业。根据辽宁重点产业发展需要,开设高职专业370种、专业布点1728个,中职专业193种、专业布点1770个,涵盖装备制造、交通运输、石油化工、电子信息、现代服务等19个专业大类,近三年调整高职专业布点幅度超过20%。
四、夯实建设基础,加强高职院校高水平建设
推进高职院校高水平建设,对标本科层次职业院校建设标准补齐短板。持续实施职业院校办学条件达标工程,“一地一案”“一校一案”组织制定达标方案,开展实地督导,补齐短板,全省职业院校达标率持续提升。大力支持高水平院校及专业群建设,沈阳职业技术学院等6所第一期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完成五年建设任务,取得国家级标志性成果1600余项;完成第二期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遴选推荐工作;支持建设25所省级兴辽卓越高职院校、141个兴辽卓越高职专业群,43所省级优秀中职学校、192个优质中职专业;开展高职专业星级评估,推动专业特色发展。
下一步,我们将积极吸纳您的意见和建议,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工作要求,以提高质量为基础,以完善体系为重点,积极做好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工作。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优化院校布局结构。按照国家设置标准和要求,结合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积极开展职业院校的布局调整与深入调研,通过系统梳理现有教育资源与需求,科学规划院校设置,为职业院校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二是持续支持职业教育发展。我省将持续支持职业教育发展,完善生均拨款制度,鼓励职业院校多渠道筹措资金,通过优化师资队伍、提升实训条件、完善专业设置等措施,全面提升职业院校的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
三是加强职业院校内涵建设。指导省内职业院校通过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提升教学质量、加强科研能力建设等措施,推动职业院校在办学条件、师资队伍、专业建设等方面逐步达到职业本科院校的设置标准,实现高质量发展。
四是探索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路径。在院校设置标准、管理模式、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师资队伍要求、校企合作等方面,推动职业本科教育进行全新探索,指导院校办出特色和水平,为推动本科层次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基本保障。
感谢您对我省教育事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
辽宁省教育厅
2025年6月6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