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关于抓住学龄人口下降“窗口期”机遇提升我省高等教育质量的对策建议》(第1395号)答复

  •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11日
  • 编辑:辽宁省教育厅管理员
  • 来源:省教育厅

张亚萍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抓住学龄人口下降“窗口期”机遇提升我省高等教育质量的对策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当前,我省人口发展呈现少子化、老龄化、区域人口增减分化的趋势性特征,除沈阳和大连两市人口呈增长趋势外,其余12个市均为负增长,人口变化带来的学龄人口变化对我省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挑战。为推动高等教育更好适应人口变化趋势,有效服务辽宁振兴发展,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历次全会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高度重视全省教育事业发展尤其是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印发《关于推动辽宁高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从优化布局结构、提升培养质量、加强科技创新、推进产教融合等方面,指导高校进一步发挥高等教育龙头作用,加快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生产力布局相适应的多层次多样化辽宁高等教育体系。

  您提出的有关建议,我们将积极研究论证。同时,抢抓学龄人口下降“窗口期”机遇,着力从以下几方面提升我省高等教育质量:

  一是统筹优化高等教育资源配置。通过整合高等教育资源,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增长点,打造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领军大学,培养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分层次、分领域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高校,在不同学科、不同领域彰显特色、争创一流,稳定本科生培养规模,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特别是博士研究生教育,全面提升我省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形成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倍增效应。

  二是持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落实《辽宁省深入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方案(2024-2028年)》《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实施意见》等文件要求,继续支持高校紧密结合行业产业发展需求,推进优势特色学科专业建设,做强传统优势学科,大幅提升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建设水平。围绕辽宁产业发展需求,做好专业“红黄牌”警告和“调停转增”,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增强人才供给与产业发展的匹配度。

  三是进一步推进产教深度融合。指导高校主动适应辽宁振兴发展和产业应用需求,进一步深化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充分发挥政府统筹、企业牵引、学校主体作用,建好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现代产业学院、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市域产教联合体、乡村振兴学院等各类人才培养平台,持续实施“兴辽未来工匠”培育工程,建好“墨子工坊”海外职业教育产业学院,有力有效服务辽宁4个万亿级产业基地和22个重点产业集群建设需求。开展好辽宁“校企协同科技创新伙伴行动”,发挥好高校作为基础研究主力军、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和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协同效应,着力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为辽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感谢您对我省教育事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

  辽宁省教育厅

  2025年6月6日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