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关于加快提高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匹配度的提案》(第0655号)答复

  •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04日
  • 编辑:辽宁省教育厅管理员
  • 来源:省教育厅

杨璐提案者: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提高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匹配度的提案》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非常感谢您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关心支持!您的建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为我省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

  省教育厅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供需匹配问题,优化培养供给,积极推动供需适配,持续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加强就业市场需求调研,分类开设人工智能应用赋能就业培训,扩展毕业生就业选择。聚焦辽宁4个万亿级产业基地和22个重点产业集群人才需求,动态调整优化学科专业布局,主动布局新兴学科专业,扩大急需紧缺学科专业布点。加强就业与招生、培养联动,将就业状况作为办学资源配置、教育质量评估、招生计划安排的重要依据,对社会需求不足、就业质量不高的学科专业,实行“红黄牌”提示制度。深入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书记、校长带头走访企业,面向2025届毕业生累计走访企业9813家次,征集岗位12万个次。发挥校园招聘主渠道作用,组织“春季攻坚”促就业行动,全省高校累计举办招聘会933场,参加企业1.1万家,提供岗位52.2万个。同时,依托 “辽宁省大学生智慧就业创业平台”,发布岗位120万个,服务毕业生28万人次,简历精准匹配率达75%。此外,职业规划教育实现全周期覆盖,全省104所高校62.8万名学生参与第二届职业规划大赛,参赛率45.2%,较首届大赛增加20.2万人、参赛率提高13.3个百分点。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借鉴您提出的宝贵意见,始终把提高就业匹配度作为重点任务,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校企协同育人,为推动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服务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一、加快学科专业调整。按照《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实施方案(2024—2027年)》,对高校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匹配度不高、初次就业率低于50%的学科专业点进行调整优化。2025年,全省高校新增智能制造工程等紧缺专业49个、第二学士学位专业点17个,撤销本科专业点87个,计划年内调整优化25%左右学科专业布点。到2027年,累计调整优化学科专业50%左右,理工农医类毕业生占比增加到63%左右。

  二、开展精准拓岗行动。持续推进高校书记校长“访市、访县、访园”拓岗专项行动,组织高校与地方政府、产业园区、用人单位建立紧密合作关系,深入了解企业人才需求,建立常态化岗位信息收集机制,及时掌握企业招聘计划和岗位需求变化情况,为毕业生挖掘更多优质就业岗位。部署全省高校开展“百日冲刺”专项行动,在辽宁大学举办专项行动启动仪式暨现场招聘会,力争8月底前为全省高校毕业生提供岗位信息100万条以上。

  三、加强就业实习实践。实施辽宁省青年见习岗位募集计划,为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提供就业见习实践机会与平台。全省各级人社系统多渠道发掘就业见习岗位,引导毕业生到企业参加见习,实现有效人岗对接。面向新经济、新技术、新产业,开发更多适合毕业生的管理、技术、科研类见习岗位,提高保障待遇。通过扩大见习岗位规模,帮助毕业生提升就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实现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

  四、深入职业生涯教育。省教育厅将持续加大工作力度,将职业生涯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完善生涯教育与就业指导课程体系,推动将相关课程作为必修课,列入本专科及研究生培养方案,并予以学时、学分保障。围绕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安排学生辅修新质生产力相关课程,探索新的就业增长点。打造一批名师金课及精品教材,鼓励培育教学成果。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关心支持并提出宝贵意见。

  辽宁省教育厅

  2025年6月4日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