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关于畅通我省中高职贯通路径,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第0485号)答复

  •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05日
  • 编辑:辽宁省教育厅管理员
  • 来源:省教育厅

九三学社界别:

  贵单位提出的《关于畅通我省中高职贯通路径,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整合中高职资源,探索五年一贯制培养的建议

  依托县级职教中心,组织高职院校与县域重点企业共建15个乡村振兴学院。乡村振兴学院整合中高职教育资源,联合企业制定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市域内定向招生、县域定向就业、产教资源精准对接,实施贯通培养,为县域经济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技术技能人才。实施职业教育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创新,建立“职业岗位(群)—岗位—能力—能力单元—技能点、知识点”专业能力图谱,推广“1+X”书证融通。

  二、关于完善高考制度,拓宽中高职贯通通道的建议

  采用“文化素质+职业技能”形式,逐步扩大职教高考专业招生范围,畅通技术技能人才升学渠道。研制中高职一体化培养标准,由优秀高职院校牵头,联合中职学校、行业企业制定中高职衔接的专业教学标准、核心课程标准和实训基地建设标准,实现教学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精准对接。

 三、关于积极发展职业本科教育、畅通中本贯通渠道的建议

  落实教育部要求,支持省内应用型本科高校开设职业本科专业,支持本科学校、高职院校联合培养本科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在我省职业本科高校开展中国特色高层次学徒制试点,实施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校企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将新技术、新工艺融入课程体系,着力提升学生解决现场技术问题的能力。

  四、关于探索长学制贯通培养高端技术人才的建议

  构建“中高贯通、高本衔接”人才培养体系,实施五年一贯制、“3+2”分段培养。2024年重点在现代农业、新能源等领域扩大长学制招生规模,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组建机器人、工业母机等19个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10个省级市域产教联合体(其中大连金普新区入选国家级市域产教联合体),推动职业院校与产业园区共建101个兴辽产业学院,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精准匹配”。依托10省级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打造“校中厂”“厂中校”模式,推动校企共建智能制造、机器人等领域实训平台,实现“生产场景真实、产业特色突出”的实训环境。

  五、下一步工作

  一是探索中高职课程体系一体化设计。组织相关院校骨干教师与行业企业技术骨干,依据职业岗位能力需求,重新梳理贯通培养的课程体系,确保课程内容衔接顺畅,实训资源共享,提高实训设备利用率。

  二是探索完善职教高考制度。会同有关部门开展职教高考制度研究,深入调研学生需求、高校招生现状以及行业企业对人才的期望。进一步完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综合评价招生模式。

  三是积极发展职业本科教育。支持高校面向装备制造、新能源、数字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开设职教本科专业。组织职业院校、行业协会、龙头企业共同围绕职业能力、知识结构、综合素质等方面,制定贯通培养的人才标准。

  辽宁省教育厅

  2025年6月5日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