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探索实施无陪护养老模式》(第0287号)提案的答复

  •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05日
  • 编辑:辽宁省教育厅管理员
  • 来源:省教育厅

田卢峰提案者:

  您提出的关于《探索实施无陪护养老模式》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优化学科专业布局

  引导有条件的高校针对我省医养结合及养老相关领域发展需求,加强相关专业规划和建设,增强人才供给与产业发展的匹配度。统筹高等学校和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积极推动养老、护理、康复等相关专业设置,加大人才培养规模,为我省养老服务领域提供人才保障。

 二、推动课程体系建设

  加强医药卫生类课程体系整体设计,提升课程高阶性,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有机融合,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实践问题的综合能力。增强学生专业意识、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培养医疗护理行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

  三、积极深化产教融合

  推进产教双方在人才培养、技能培训等方面的资源精准匹配及深度对接合作,实施校企协同育人,开展“订单班”“学徒制”培养模式,不断增强医养结合及养老相关人才的适应性,为医养结合机构提供老年医学与护理专业人才储备。成立生物医药产业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由沈阳三生制药有限责任公司、沈阳药科大学、辽宁医药职业学院牵头,沈阳佰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医科大学、铁岭卫生职业学院等成员单位共同组建,积极推进产教双方在人才培养、技能培训、技术创新等方面的资源精准匹配及深度对接合作。

  四、加强专业养老护理员培养

  积极贯彻落实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落实国家关于扩大职业技能培训有关政策范围的要求,将符合条件的职业院校、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纳入职业技能培训“两目录一系统”。指导推动职业院校更好地发挥培训职能,积极引导职业院校和相关企业联合建设培训基地。

  下一步,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工作要求,持续加强对医养结合及养老相关领域人才的培养,为我省医养结合及养老事业发展提供人力供给和支撑。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根据产业发展实际,持续优化专业结构,支持有条件高校增设养老、护理、康复等相关专业,统筹高等学校和职业院校专业设置,调整学科专业布局,推动院校重点建设医养结合产业发展急需的专业布点,扩大人才培养规模。引导护理专业向养老服务侧重、聚焦,鼓励学生选择养老服务专业,就业面向养老服务机构。

  二是积极深化产教融合、医教协同,推进产教双方在人才培养、技能培训等方面的资源精准匹配及深度对接合作,不断探索创新师承教育模式,建立早跟师、早临床学习制度,强化临床能力训练,实施校企协同育人,不断增医养结合领域人才的适应性。

  三是推进师资队伍跨区域合作交流,采取合作型交流、帮扶型交流、走教型交流、顶岗型交流等多种形式和途径,加强校际、校企教师交流合作,联合开展教研科研,联合开发课程资源,促进教学水平整体提升。支持重点企业和院校共建高水平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实施教师素质提高计划。

  四是发挥教育资源优势,推动各级各类学校为社区老年教育提供优质教育资源,支持专业教师到老年教育机构兼职任教或从事志愿服务。开展专业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培训等工作。

  再次感谢您对辽宁省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您继续为我们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辽宁省教育厅

  2025年6月3日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