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盟省委:
贵单位提出的关于《持续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 为我省银发经济发展蓄力》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辽宁省在银发经济发展方面一直致力于持续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深化人才培养与产业的深度融合,为银发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供给。
一、多措并举,提升中医药人才规模和培育水平
辽宁省高度重视培养中医药相关领域人才,支持本科院校开设中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中药学、中医康复学、中医养生学、中草药栽培与鉴定等中医药相关本科专业;支持高职院校开设中药学、中药制药、中医康复技术、中医养生保健、中草药栽培与加工技术、中药材生产与加工等中医药相关高职专科专业。引导有条件的高校针对我省银发经济发展需求,加强相关专业规划和建设,培养银发经济相关领域人才
二、协同发展,推进各类资源有效整合
辽宁省高度重视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协同发展,通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课程设置、更新教学设备等措施,不断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推动院校重点建设护理人才培养急需的专业布点,加快相关学科专业体系建设。加强医药卫生类课程体系整体设计,提升课程高阶性,增强学生专业意识、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多所院校在护理、康复治疗技术等专业开设中医相关课程。充分发挥开放大学、社区学院资源优势,建设中医药文化、智慧助老等课程资源,通过数字化学习资源包形式,为全省社区居民免费提供学习资源。
三、多元共育,深化校企协同育人
积极推动产教融合,深化校企合作,构建政、行、校、企、研协同新生态,推动中医药人才培养与产业深度融合。产教合力搭建平台、协同开展全省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升计划,在企业建立企业实践流动站、教师企业实践基地、“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推进省级教学团队建设。充分调动行业、企业、职业院校专家等多方力量,共同研发课程教材、实训项目、线上课程资源等,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教学内容。积极推进校企联合育人,整合多方力量,建设现代产业学院、兴辽产业学院,开展“订单班”“学徒制”等培养模式,有效促进了职业教育校企深度合作。
四、科技赋能,助力中医药事业创新发展
辽宁省将增进老年人福祉摆在更加重要的工作位置,构建从基础研究-临床研究-推广应用的老年病防诊治研发模式,加强组织协调,组织中医药优势科研力量聚焦老龄化开展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为发展银发经济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和保障。将“围绕人口老龄化开展健康风险评估及生理功能衰退的监测、干预、康复”纳入重点研发计划民生科技类指南。支持开展科技计划项目,加快推动老年医学科技发展。加强中医药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为我省老龄事业发展提供科技创新平台支撑。通过实施各类科技计划培养了大批中医药领域科研人才,形成了梯队式人才资源储备,为我省中医药事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下一步,我们将积极吸纳您的意见和建议,持续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为我省银发经济发展蓄力。一是加强相关专业建设,推动课程体系建设,积极深化产教融合、医教协同,增强人才供给匹配度。二是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资源,深化省际合作、校际合作、校企合作,形成专业共建、资源共享、整体发展、协同共进的专业集群式发展机制,提升专业整体建设水平、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服务银发经济发展能力。三是推动产学研融合,支持开展关键技术攻关,提升老年疾病诊疗能力和服务水平,助力发展银发经济。
辽宁省教育厅
2025年6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