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连成提案者:
您提出的《关于打造全国精细化工新材料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我省推进精细化工新材料行业产教融合的举措
近年来,辽宁省紧扣产业结构调整,坚持以教促产、以产助教、产教融合、产学合作,进一步深化校地合作,不断延伸教育链、服务产业链、支撑供应链、提升价值链,加快形成产教深度融合发展格局。
一是不断加大对高校的投入力度。支持高校与企业合作共建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包括支持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石油化工产业链实训培训基地(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统筹职业教育发展资金,支持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建设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以及国家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贯彻财政部《关于调整部分政府性基金有关政策的通知》要求,落实部分企业可按投资额抵免该企业当年应缴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等相关税收优惠政策。
二是推进构建市域产教联合体和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2024年9月,辽滨沿海经济技术开发区,盘锦职业技术学院、北方华锦化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共同牵头成立市域产教联合体,助力辽滨沿海经济技术开发区石油化工产业发展;2024年12月,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锦州石化分公司、大连理工大学、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联合牵头成立辽宁省精细化工新材料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暨锦州市精细化工产业技术研究院,助推精细化工新材料行业发展。
三是省工信厅积极推进产学研对接活动。主办辽宁省国际橡胶技术交流节,组织省内橡胶企业走进沈阳化工大学、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等高校,广招石油化工领域专业人才;加强政策支持,加大对中试环节的指导和服务,支持沈阳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辽东湾新区精细化工产业园等中试基地获得资金支持,推动科技成果技术验证及产业化;支持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和盘锦市人民政府、双台子区人民政府、盘锦精细化工产业开发区共同组建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盘锦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专业化、精细化、高效化的精细化工中试基地。
二、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是构建服务区域发展的布局体系。按照辽宁区域协调发展格局,将职业教育资源与区域主导产业、园区进行匹配对接,指导职业学校根据区域发展实际,优化专业结构,引导职业学校找准服务面向、定位人才培养、凝练办学特色。推动职业院校与产业、城市深度融合、协同创新、共同发展,对接辽宁万亿级产业基地和重点产业集群建设需求,推进跨区域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与发展。在高新区、经济开发区布局建设市域产教联合体。
二是构建支撑产业发展的布局体系。聚焦辽宁重点产业集群,组织职业院校协同开展“一产一策”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深化产教融合,系统推进专业、课程、教材、教师、实习实训等教学关键要素改革。依托龙头企业牵头建设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组织成员单位联合开展人才共育、专业共建、技术升级。持续推进“兴辽未来工匠”培育工程,创新选拔、培育、评价方式,在产业一线培养大国工匠。推进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体制机制改革,持续开展区域开放型产教融合实践中心、产业学院等项目建设,鼓励校企协同开展“现场工程师”、学徒制、订单定制人才培养。
辽宁省教育厅
2025年6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