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春雷提案者: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我省“教联体”建设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教育部、中央宣传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工作方案》,明确指出,“教联体”是以中小学生健康快乐成长为目标,以学校为圆心,以区域为主体,以资源为纽带,促进家校社有效协同的一种工作方式。您从明确主体责任,完善沟通机制,强化资源整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建立监督与评估机制等方面提出建议,对加快我省“教联体”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我厅会同省财政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卫生健康委、省体育局认真研究,积极采纳,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整体规划,统筹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
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关于印发 <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工作方案> 的通知》,指导各市教育行政部门制定“教联体”建设实施方案和进度安排,谋划推动协同育人工作。积极推动跨部门协调机制,定期与妇联、关工委、宣传、公安等部门进行沟通和协作,统一规划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组织协调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方面开展共育共建活动。 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工作方案>
二、整合资源,加强社会资源有效利用
鼓励学校用好辽宁“六地”红色文化等教育资源,与附近的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等文化场馆建立合作关系,组织学生参观学习。支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建设,充分利用省内46条精品研学路线、110个免费场馆,组织开展劳动教育、爱国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态文明等主题研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行走中增长见识,丰富学识。面向省内高校开展“一校一馆”征集工作,充分发挥我省高校资源优势,结合校园历史文化、办学特色等方面,充分挖掘校史馆、重点实验室、科创中心、劳动实践基地等场馆资源的育人功能,拓展课堂教学“半径”,帮助中小学生开阔视野、激发兴趣、树立理想,为生涯规划、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奠定基础。
三、发挥优势,加强家庭教育专业化指导
围绕假期规划、亲子沟通、习惯养成等方面,发布系列微视频,充分发挥各有关部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作用,转变育人观念,形成良好氛围。充分发挥学校在家校社协同育人中的主导作用,指导学校建立健全学校家庭教育指导委员会、家长学校和家长委员会,落实家长会、家访、学校开放日、家长接待日等制度,密切与家长沟通联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四、典型示范,积极推进家校社实验区建设
积极推进实验区建设,探索家校社协同育人有效模式、创新做法,大力推广先进经验,切实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围绕加快推进“教联体”建设工作要求,开展专题培训,积极探索当前家校社协同育人发展机制、做法、经验,挖掘推广更多典型案例,力争在协同育人上取得新突破,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
感谢您对我省教育事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
(来源为建议提案答复文件,脱密、脱敏处理后经审查可以公开的内容)
辽宁省教育厅
2025年6月6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