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关于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与应用》(第0114号)答复

  •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24日
  • 编辑:辽宁省教育厅管理员
  • 来源:省教育厅

林鑫提案者: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与应用》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深刻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是引领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赛道。您在建议中强调了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培养其数字技能和创新意识,并提出将人工智能教育融入课程体系、提高中小学教师的人工智能应用能力、培养学生正确人工智能使用价值观、构建公平的学习与考核环境等建议,对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具有一定参考价值。我厅高度重视,认真研究,积极采纳,着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强化人工智能课程体系建设

  打造人工智能教育精品课,鼓励各地研制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读本,将人工智能教育纳入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以及课后服务项目和研学实践。鼓励通过感知和体验、理解和应用、项目创作和前沿应用学习人工智能技术,注重人工智能教育应用伦理,引导中小学生科学合理使用各类人工智能工具,特别是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

  二、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教师能力提升

  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鼓励各地各校通过公开招聘、人才引进、转岗培训等方式充实人工智能教育教师队伍。积极引进高校、科研院所、高科技企业中符合条件的专业人才作为中小学人工智能兼职教师。加大人工智能骨干教师队伍培训力度,将人工智能教育纳入教师培训计划,分层分类开展专题培训,提高人工智能教师专业化水平。探索建立人工智能教师多元评价机制,提高人工智能教师从业积极性。

  三、强化人工智能教育价值观引导

  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中小学生成式人工智能使用指南(2025年版)》,指导学生更好地学习并理解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技术原理与应用场景,养成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批判性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避免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参加考试与测验,不得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作弊。避免在展现创造性或个性化表达的学习任务中轻易滥用生成式人工智能,丧失个人思考与观点。通过家校协同等方式,加强监督与引导,使孩子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支持下健康、安全地学习和成长。

  四、推动人工智能教育安全规范发展

  社会组织、企业和教育科研机构充分发挥社会责任与专业优势,提供必要的技术与资源支持。协作推进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创新、数据资源建设、教育培训、风险防范等工作,加强产品网络与数据安全管理,推动生成式人工智能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安全规范使用。营造开放性环境,共同探讨人工智能在教育中应用的成效、存在的问题与挑战,探索有效的应对措施,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实践的深度融合,促进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健康发展。

  感谢您对我省教育事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

  (来源为建议提案答复文件,脱密、脱敏处理后经审查可以公开的内容)

  辽宁省教育厅

  2025年5月28日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