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晶提案者: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多层次数字经济教育 助力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建议》的提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提案立足我省数字经济发展战略,从专业教育、产教融合、职业培训三个方面深度剖析了当前我省数字经济人才紧缺、需求不匹配的问题,并针对全面加强多层次数字教育,推动产业数字化进程,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形成了具有前瞻性和实操性的具体建议。
一、工作完成情况
近年来,我们面向数字经济人才培养,聚焦学科专业调整、产教融合发展做了一些工作和努力,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一是强化数字经济本科专业布局。2023-2025年期间,支持东北财经大学、辽宁科技学院、大连外国语大学3所高校新增数字经济专业点。依托3所高校特色优势,实施差异化专业定位,构建“经济学+数据科学+场景应用”跨学科课程体系。二是深化数字经济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紧密对接数字经济产业集群人才需求,支持辽宁大学、大连大学、沈阳工业大学等6所高校建设数字经济产业学院。通过创新“理论教学+实习实训+企业实战”的三维培养体系,形成“人才培养—技术研发—产业服务”的全链条示范效应。同时,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形成教育链与产业链的闭环对接。三是优化数字经济课程建设。深化数字经济课程体系改革,支持高校增设数字经济核心课程,如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区块链、工业互联网等,强化跨学科融合。同时推动专业课程与通识教育有机衔接,重点构建“数字技术基础+行业场景应用+数字治理素养”三位一体的课程模块,加强优质特色课程群建设,增强人才培养针对性,全方位提高数字经济专业课程质量。
二、下一步工作
一要优化本科专业结构。贯彻落实《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教高〔2023〕1号)、《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实施方案(2024-2027)》等文件精神,持续推进高校在数字经济领域相关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精准对接区域数字经济产业行业需求,做实学科专业“调停转增”,同时做好重点提升数字经济、大数据管理与应用等新建专业的建设质量。支持相关高校整合资源,跨学院、跨学科建设高水平、示范性的数字经济领域“微专业”,形成与区域产业链紧密衔接的学科专业集群。
二要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着力支持省内高校与行业企业合作,持续加强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深入贯彻落实《辽宁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深入推进普通高校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工作的通知》(辽教办〔2023〕53号)中文件要求,依托现有数字经济现代产业学院,建立新型信息、人才、技术与资源共享机制,支持校企联合开展人才培养、技术攻关、产品研发、项目孵化,共同完成教学科研任务,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应用,着力培养数字经济领域高素质创新型、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
(来源为建议提案答复文件,脱密、脱敏处理后经审查可以公开的内容)
辽宁省教育厅
2025年5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