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渤提案者:
您提出的《关于在高等院校建立文体旅 产业学院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提案紧扣辽宁振兴发展战略需求,精准锚定了辽宁产业发展进程中文化、体育、旅游深度融合的现实需求,直击当前人才培养与产业实践脱节的关键痛点,提出的产教融合、专业建设、师资培育等建议极具针对性与前瞻性,为我省优化高等教育供给,推动文体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参考价值。
一、工作完成情况
一是政策支持与发展规划。省文化和旅游厅逐项落实《辽宁省打造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示范地指导意见》,锚定“打造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示范地”目标定位,推动文化、体育与旅游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融合发展,成功举办2024年全省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大会。推出“跟着演出去旅行”“跟着展览去旅行”,体育赛事“流量”变身文旅消费“增量”,成功实现全省接待游客6.5亿人次、同比增长27%,旅游综合收入6300亿元、同比增长25%,“奏响‘山海有情 天辽地宁’文体旅融合发展绚丽新篇章”入选2024全国旅游产业影响力案例,全省文体旅融合发展有序推进、稳步前进。
二是积极搭建文体旅产教融合平台。推动沈阳师范大学、辽宁现代服务职业技术学院联合省内文体旅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行业协会、职业学校,共同组建辽宁省文体旅产教融合共同体,搭建新型文体旅产业运营合作平台,在构建产教供需对接机制、联合开展人才培养、协同开展技术创新、组织开发教学资源、开展国际交流等方面展开合作,积极构建“以教促产、以产助教、产教融合、产学合作”的现代职业教育新模式。推动沈阳体育学院牵头成立辽宁省体育产业校企联盟,联合省内高校、体育企业、体育协会等单位,在深化产教融合改革、构建协同育人机制、推动技术创新突破等方面开展合作,共同促进辽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在推动体育产业人才培养、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是优化文体旅相关专业设置。引导高校紧密对接文体旅产业发展需求,优化专业布局,加强专业建设。目前,我省高校开设了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体育经济与管理、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休闲体育等多个与文体旅产业相关的本科专业。同时,支持高校围绕地方特色和产业发展需求,设置具有特色的专业方向,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四是推进文体旅专业课程改革。鼓励高校在课程设置上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支持高校开发实践课程,如模拟导游实训、文旅项目策划与管理、体育赛事运营实训等,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推动高校将行业最新动态和实践案例融入课程教学内容,更新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跨界思维和综合能力。
五是加强文体旅专业师资队伍建设。通过校企合作,推动高校引进企业专家担任兼职教师,形成“双师型”师资队伍,加强高校教师的培训和专业发展,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行业实践经验。支持教师到企业兼职或挂职锻炼,了解行业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同时,邀请企业专家为教师开展培训和讲座,分享行业前沿知识和实践经验。
六是强化文体旅专业实践基地建设。加强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与旅游景区、酒店、会展公司、体育企业等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目前,我省高校已与省内外上百家文体旅企业建立了实习基地,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提供了有力保障。例如,大连民族大学与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发现王国主题公园等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习岗位。
二、下一步工作
一要加大对文体旅产业学院建设的支持力度。鼓励高校与企业联合申报产教融合项目,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联合相关部门、地方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支持文体旅产业学院建设,为产业学院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加强对文体旅产业学院建设的指导和评估,建立健全质量监控体系,确保产业学院建设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定期对产业学院的建设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推动产业学院持续健康发展。
二要深化产教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动文体旅产业学院与企业深度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实现教育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鼓励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从招生、教学、实习到就业,形成校企协同育人的良好机制。加强实践教学,加大实践教学比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支持产业学院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工作环境和实践机会。探索“岗课赛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将岗位需求、课程内容、竞赛项目和职业资格证书有机结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鼓励学生参加各类文体旅行业竞赛和职业技能鉴定,获取相关证书,提高学生的就业优势。
三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素质。加大对“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力度,鼓励高校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和行业经验。支持高校与企业联合开展教师培训,邀请企业专家为教师授课,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拓宽教师引进渠道,积极引进具有丰富产业经验和实践能力的企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担任兼职教师,充实师资队伍。建立健全教师激励机制,对在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教学改革等方面表现突出的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要优化课程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根据文体旅产业发展的最新需求,及时更新和优化课程内容,增加新兴技术和前沿知识的课程设置,如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在文体旅产业中的应用。加强课程资源建设。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文体旅专业课程教学,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加强课程教学评价改革,建立多元化的课程教学评价体系,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实践能力的评价,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五要推动文体旅产业学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定期开展文体旅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推进会,鼓励文体旅产业学院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开展社会服务,为地方文体旅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咨询服务和人才培训。推动产业学院与地方政府、企业合作,共同开展文体旅项目策划、开发和运营,助力地方文体旅产业升级。
(来源为建议提案答复文件,脱密、脱敏处理后经审查可以公开的内容)
辽宁省教育厅
2025年5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