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关于赓续红色基因,出版辽宁“六地”音乐教材的建议》(第0556号)答复

  •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29日
  • 编辑:辽宁省教育厅管理员
  • 来源:省教育厅

李娜提案者:

  您提出的《关于赓续红色基因,出版辽宁“六地”音乐教材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聚焦资源挖掘,深入阐释辽宁红色“六地”文化

  一是推动资源整合。2023年11月,指导沈阳音乐学院与“九·一八”历史博物馆、辽沈战役纪念馆、东北抗日义勇军纪念馆、抗美援朝纪念馆、中国工业博物馆、抚顺市雷锋纪念馆签署合作协议,成立“辽宁红色‘六地’音乐文化馆校联盟”,为红色音乐文化有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有力抓手,为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提供平台支撑。

  二是组织开展红色文化传播活动。依托红色“六地”场馆开展主题活动,以艺术形式阐释“六地”文化内涵与时代价值。辽沈战役纪念馆开展“唱响赞歌 祝福祖国”主题活动,策划“辽沈趣课堂”等社教研学和特色文旅活动。沈阳音乐学院创作情景歌剧《国之当歌》,情景剧《人民的苹果》;沈阳大学创作诗画音乐剧《国之歌》;大连艺术学院打造大型舞台思政剧《辽宁之歌》,以红色音乐文化资源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二、聚焦作品创新创作,提升红色文化文艺传播活力

  一是搭建创作与展示平台。主办大学生网络文化节,鼓励师生创作红色音乐作品,《振兴》等高质量音乐作品在第六届辽宁省大学生网络文化节中脱颖而出。同时,举办大中小学校园歌手大赛、“班班有歌声” 等艺术展演活动,激发创作热情,给红色音乐作品提供展示的舞台。

  二是推动红色音乐资源融入美育教学。指导各地各校将辽宁红色“六地”美育资源融入美育教学。指导高校师生走进红色场馆,围绕红色经典开展音乐党课,演唱红色经典曲目,以实践促进红色音乐的传承与创作。

  三是指导红色音乐剧目创作。2022年教育厅召开辽宁红色“六地” 剧目创作专题会议,指导大连艺术学院等深入丹东、本溪、抚顺、沈阳、锦州市进行实地研学,认真开展辽宁红色“六地”剧目创作,强化艺术创新,深耕红色艺术创作,以高质量红色剧目提升红色文化传播活力 。

  三、聚焦多元文化融合载体,拓展红色文化传播影响力

  一是搭建线上矩阵,创新传播形式。打造辽宁省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辽宁高校思政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开展线上红色文化传播。举办高校网络育人优秀作品推选展示活动,开展高校思政课情景微电影大赛、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活动,激发学生参与创作积极性,传播红色文化。

  二是融合线下实践,丰富文化内涵。组织高校师生开展“沿着总书记的足迹”思政实践活动、“返家乡、爱家乡、赞家乡”大学生暑期专项社会实践等活动,借助媒体宣传报道,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指导各地各校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合作,组织学生参观学习,报道活动成果,增强红色文化感染力。组织排演原创大型舞台剧《光荣・梦想》,深入诠释辽宁红色“六地”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拓展红色文化的传播力,推动红色文化深入校园,赋能思政课教学,发挥更大育人价值。一是整合各方优势资源,鼓励教育专家、民间音乐艺术家、党史研究学者以及文化部门工作人员,加强沟通合作,形成协同工作格局。二是打造特色主题活动,鼓励高校通过“传唱经典”“旧曲焕新”“原创演绎”,打造层次丰富的音乐舞台,挖掘广受欢迎、传唱度高的优质红色音乐作品。三是鼓励高校广泛搜集辽宁红色“六地”故事、革命歌曲,系统梳理辽南民歌资源,有机融入音乐教材编写。助力师生学习辽宁红色“六地”音乐文化,赋能“大思政课”建设。

  感谢您对我省思政教育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辽宁省教育厅

  2025年6月4日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