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构建一地一品牌大思政教育模式,推进辽宁红色“六地”文化传承》(第0460号)答复

  •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29日
  • 编辑:辽宁省教育厅管理员
  • 来源:省教育厅

李黔提案者:

  您提出的《构建一地一品牌大思政教育模式,推进辽宁红色“六地”文化传承》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聚焦辽宁红色“六地”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教学改革和科研创新

  积极打造辽宁红色“六地”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教学特色品牌,用好省内红色文化资源活教材,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在省社科基金思政专项课题、思政课教学改革研究等项目中设立专项课题,紧扣“大思政课”实施过程中的难点、重点、堵点问题,跨学科、跨领域开展辽宁红色“六地”文化合作研究。

  二、深化红色文化育人品牌建设,讲好用好新时代“大思政课”

  开展校馆协作推进“大思政课”共建,实现馆藏资源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免费开放110个研学实践活动场馆,14张研学路线图、46条精品研学路线,遴选16个辽宁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基地暨“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形成覆盖全省的辽宁红色“六地”文化教育网络。组织师生开展“沿着总书记的足迹”思政实践活动和“返家乡、爱家乡、赞家乡”大学生暑期专项社会实践活动,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紧密结合。

  三、推进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夯实“大思政”教育模式

  组织大中小学不同学段思政课教师开展示范教学与教学展示活动,常态化开展中小学思政课跨学段集体备课,推动不同学段实现课程共研、资源共享。召开辽宁红色“六地”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教学经验总结会,为思政课教学提供具体的教学案例和鲜活素材。编写印发了《辽宁红色“六地”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建设教学参考》。

  下一步,我们将着力打造辽宁红色“六地”文化育人品牌。一是完善品牌资源开发及项目推广,进一步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深挖校史资源和行业特色资源,打造沉浸式体验精品项目;二是加快数字化转型,推动红色文化资源数字化,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育平台;三是依托校馆协作,建立英雄人物、劳动模范、大国工匠等先进代表,革命博物馆、党史馆等红色基地讲解员经常性进学校参加思政课教学的长效机制;四是深挖红色文化资源,深化革命文物资源的研究与阐释,将革命文物资源禀赋创造性转化为思政课教学的优质资源,实现资源共享。

  感谢您对我省思政教育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辽宁省教育厅

  2025年5月29日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