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学坚持服务钢铁和有色金属产业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3年02月01日 文章来源:东北大学 【字体:打印本页

  东北大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促进钢铁产业创新发展、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强顶层设计,打造“大冶金学科群”,围绕冶金工业全流程,协同推进补链、强链、延链,聚焦“双碳”等国家战略目标,以学科建设为基础,以成果转化为导向,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为我国钢铁和有色金属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创新驱动、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强化学科建设,为服务发展聚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东北大学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瞄准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为构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智慧。依托优势学科,系统布局一流科技创新平台,成立各类交叉创新平台24个。围绕“基础研究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的一流大学定位集智攻关,在国际上率先提出生产全流程全局优化控制的原创性理论与方法,打破国外垄断,成果被写入国际自控联《引领未来自动化发展方向白皮书》。以重大关键技术和工程任务为牵引,扎实有效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在高端金属材料制备领域实现关键突破,填补多项国际国内空白。打造全链条一体化培育机制,科技成果逐年快速增长,“十三五”以来获得各级各类科技奖项322项,其中国家科学技术奖励14项,“双牵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项、省部级一等奖62项。党的十八大以来,东北大学冶金学科整体实力显著提升,形成了以冶金物理化学为基础、钢铁冶金与有色金属冶金均衡发展的学科特色,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11项。2021年,东北大学冶金工程学科成功入选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学科,学科紧密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和行业共性难题,重点解决我国冶金行业高端金属材料制备、战略资源安全供给、低碳绿色发展等领域的“卡脖子”难题,服务国家重大工程、重大装备及国防军工建设。

  强化成果转化,为服务发展聚智。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的重要论述要求,以提升钢铁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为重点,东北大学全力打造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绿色化工艺与装备研发平台,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围绕覆盖采矿、选矿、炼铁、炼钢、热轧、冷轧及短流程工艺的7个钢铁生产环节存在的难点、堵点、痛点、短板,部署钢铁产业创新链,推动我国冶金科技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发布《服务钢铁和有色金属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紧密对接产业发展需求,充分发挥学校在地质-采矿-选矿-冶炼-轧制-材料-机械全产业链学科专业群的整体优势,为我国钢铁和有色金属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创新驱动和智力支持。学校以协同创新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与企业、科研机构、政府部门进行深度产学研合作,在绿色、智能、环保方面发力,加快建设“数字钢铁”,与河钢等钢企和华为等信息企业联合成立绿色智能联合创新中心,促进钢铁行业低成本、高效率实现数字化转型;大力推进科研组织模式创新,与鞍钢等钢企联合组建技术研究院、共建中试基地等,提高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为我国海洋、能源、工程机械、汽车等行业提供具有国际引领力与竞争力的高级钢材产品。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北大学教授王国栋牵头编纂出版《钢铁工业协同创新关键技术丛书》,把一系列流程工艺、大数据和智能化等前沿技术和理论创新成果固化为知识创新成果,对于完善我国钢铁行业关键共性技术理论体系、推广协同创新技术成果、推进钢铁工业转型升级、加快钢铁行业绿色化和智能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强化人才培养,为服务发展聚心。东北大学高度重视冶金人才培养工作,充分发挥学科交叉、校企协同等育人优势,着力推进信息、互联网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打造“新样态教学、新形态教材”,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全覆盖;强化行业科研优势,加强冶金行业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颠覆性创新技术的研究,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以高水平研究培育高质量人才,为冶金行业绿色低碳发展培养新一代交叉复合型创新科技人才,为行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贡献“东大力量”。本科生实施“大类招生、分类培养”机制,贯彻“新工科”理念,打造“冶金+X”知识体系,持续优化培养计划与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近年来,面向国家“双碳”目标和冶金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需要,增设了“绿色冶金”“智能冶金”方向,构建了以冶金工程专业知识为基础,融合“信息”“能源”“环境”等专业知识的培养体系,为行业培养和输送转型发展急需的交叉复合型人才。研究生培养与本科生培养有序衔接,本-硕-博培养计划贯通设计、梯次上升,确保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学校充分发挥冶金工程国家一流学科的强大科研实力和资源优势,产教融合、科教融合,做“真科研”,博士生、硕士生在国家重大科技项目、重点科技项目和企业重大工程项目中锻炼成长,90%以上的博士学位论文结合现场科研题目展开,已毕业的博士生70%以上的成果已在生产一线应用。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