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理工大学:打造兵工文化品牌,激发爱国热情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9日 文章来源:人民网-辽宁频道 【字体:打印本页

  10月26日,由校团委、国防教育学院、兵器博物馆主办,装备工程学院和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承办的“兵工筑梦青锋报国——沈阳理工大学首届大学生兵工文化节”拉开帷幕。

  沈阳理工大学始建于1948年,是我军为培养新中国急需的兵工专门人才在东北地区创建的第一所本科军工高等学校,是共和国“兵工七子”之一。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加强全民国防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打造沈理工兵工文化品牌、激发学生爱国热情,沈阳理工大学结合学校深厚的兵工文化底蕴,精心策划了本届兵工文化节,旨在通过沉浸式、互动性的体验,让广大学生了解兵工精神、国防知识、体验军旅文化、感受科技强军力量。

  沈阳理工大学首届大学生兵工文化节以“兵工筑梦 青锋报国”为主题,精心打造了八大活动主题,同步开启多种形式的体验单元,联通艺帆馆E馆、艺帆馆F馆和战术训练场,为每一位参与者绘就了一张有亮点有重点、可交互可学习的兵工文化地图。

  主题一:知识竞答区——“沙场点兵”智慧营

  智慧营为知识闯关竞答设置了新兵集结、烽火记忆、深谋远虑、精兵考核、战地风云和荣誉殿堂等6个关卡,题目涵盖中国军工史、世界先进装备、沈阳理工大学校史中的兵工贡献等,答对可获得印章,收集满6个印章可兑换一次当天免费在战术训练场CS对抗的机会,普及国防知识,激发学习热情。

  主题二:宣讲区——“铁血荣光”讲武堂

  兵器博物馆与装备工程学院携手,征集具有时代意义与岁月记忆的珍贵“兵器老物件”,通过生动细致的宣讲,梳理斑驳时光背后的故事。在与每一个老物件面对面的时刻,感念破题攻坚、开拓新局的兵工历程,读懂兵工精神的深刻内核。

  主题三:体验区——“利刃出鞘”训练场

  作为高互动性、高参与度的沉浸式军事技能体验区域,这里提供武器拆装分解、轻武器模拟射击、全副武装、兵棋推演,以及VR虚拟仿真体验等精彩的交互项目。

  主题四:国防科技展示区——“理工铸盾”创新工坊

  这里是展示沈阳理工大学学生科创作品的特别区域,也是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兵工精神的特别舞台。通过无人机避障展示“长空之眼”和机甲车翻越障碍展示“陆地尖兵”,衔接专业与国防,激发学生投身相关领域学习和研究的兴趣与热情,点燃科技创新的动力。

  主题五:融合文化体验区——非遗传承坊

  通过糖画“糖为墨·画戎装”、面人“面为泥·塑军魂”、刺绣“针为笔·绣河山”以及剪纸“剪为刃·裁战甲”等活动,探寻非遗与国防、兵工的文化艺术交融。

  主题六:艺术展览区——艺绘山河 铭记传承

  作为中小学生和沈阳理工大学翰轩书画社作品展示的区域,这里为参观者呈现了主题鲜明、创意缤纷的书法和绘画作品。

  主题七:游戏区域——智勇竞技场

  实践打枪感知“一击制胜”,参与投壶实现“精准投送”,在欢乐而又充满挑战性的游戏中,竞技场为每一位参与者提供了独特的游戏体验与竞技感受。

  特别主题:邬大为琴园青春讲堂深情开讲

  作为兵工文化节的特别策划,93岁高龄的著名词作家邬大为受邀来到沈阳理工大学,为广大师生们带来了题为《传承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 不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要求》的专题讲座。

  邬大为曾参加过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屡获战功,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其代表作《红星歌》《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脍炙人口。讲座上,有着70年党龄的邬大为以他18岁参军入朝的亲身经历和所闻所感,讲述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背景,松骨峰、上甘岭战场上炮火纷飞的残酷和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勇,深情回忆了黄继光、邱少云等革命先烈为了保家卫国、赢得胜利作出的壮烈牺牲,生动展现了志愿军将士浴血奋战、波澜壮阔的宏大史诗。报告会开始前,邬大为接受校团委专访,寄语师生在强国强军道路上贡献沈理工智慧和力量。

  兵工筑梦,梦想在校园熠熠生辉;青锋报国,报国之志为未来铺展蓝图。兵工精神是红色基因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引领沈阳理工大学彰显“兵工七子”荣光的强大精神动力,也是推动学校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首届大学生兵工文化节创新了教育模式与传播载体,丰富了校园文化、促进了学科交叉与融合,近6000人次来到文化节现场参与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兵工精神的传承与发扬从课堂延伸到课外,从专业学习扩展到价值塑造,成为沈阳理工大学学科教育场域和校园文化生活的全新创意作品,学生们表示将持续关注文化节的动态,并期待未来有更多的活动创意为兵工文化节精彩续航。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