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新市教育局全面做好开学准备 确保全市各级各类学校按期平稳开学
按照教育部、省教育厅和阜新市委市政府的相关要求,根据当前全国及阜新地区疫情形势,经向市疫情防控指挥部请示,市教育局结合确保“两会”期间安全稳定的要求,统筹研究、周密部署,坚持属地原则、分类统筹、一校一案,已经做好各级各类学校春季学期全面、正常和安全开学的充分准备。
一、成立工作专班,压实各项责任。目前,国内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虽然向好平稳,但是春季流感、水痘等其它常见传染病易发高发。要求各县区、学校必须树立居安思危意识,克服麻痹思想、侥幸心理和松劲心态,坚持人物环境同防、多病共防,将新学期的教育教学与新冠肺炎疫情、常见传染病防控工作统筹研究部署。认真对照《校园疫情常态化防控措施20条》查问题、堵漏洞、补短板、强弱项,成立工作专班,进一步压实各项责任,落细各项措施,提前做好师生健康监测、防疫物资储备、环境清洁消毒通风、师生教育培训等各项开学准备,织密校园疫情防控网,确保学校按时稳妥开学。
二、结合实际,统筹规划错时错峰错层次开学。根据《关于做好2020-2021年度全市中小学寒假工作的通知》安排,经请示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同意,全市普通高中和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已经分别于2月22日、3月1日平按时平稳开学;中等职业学校有9所于3月1日开学,二职专、体校、篮校于3月3日学生返校开学;阜新高专经省教育厅批准,3月5日开始,学生按生源地和学校院系安排,分期分批分层次陆续返校;幼儿园从2月18日开始陆续开园,至3月1日符合条件的基本全部开园。到目前,我市各级各类学校按照计划,全面、正常、安全开学,开学后的教育教学秩序平稳有序。
三、慎终如始,抓好学生返校后的疫情防控。持续师生员工健康状况和出行轨迹“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及时了解掌握国内疫情动态变化并发布预警信息;加强校园管理,坚持入校人员一律扫码、测温和登记;严格落实晨午晚检、因病缺课(勤)病因追查和登记、复学证明等各项防控措施,如有发热、咳嗽等异常状况及时按流程就医,加强肺结核、流感、手足口病、诺如病毒等高发传染病的监测和处置,防范与新冠肺炎叠加的风险。
四、突出重点,强化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学校在师生返校前隐患排查的基础上,对校车、校舍、宿舍、食堂、综合楼和实验室、配电室、视频监控、一键报警等基础设施设备和校园周边环境进行安全隐患再排查,对隐患问题再梳理,对整改措施再研究,对整改责任再落实。加强食品卫生管理,落实食堂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和核酸检测,加强食品采购、储存、加工、发放流程管理,食堂一律不得采购无《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合格证明》《货物消毒证明》、来源不明的进口冷链食品;严格落实“两会”安保措施,强化人防、物防、技防建设,加强巡查巡视,防止校车和校园内安全意外事故的发生。
五、加强教育,上好“开学第一课”。学校在学生返校后,组织上好以疫情防控和安全法制教育为内容的“开学第一课”。集中对学生进行一次疫情防控和安全法制教育,引导学生做好个人防护,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勤通风、戴口罩、少聚集,通过致家长一封信、班级群等多种形式,主动与家长沟通联系,督促家长切实履行监管职责,共同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生命健康和法制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疫情和安全防范意识与防范能力,预防学生发生疫情感染、意外安全事故以及欺凌暴力、治安和刑事案件。
六、加强督导,强化各项措施有效落实。市教育局由副县级领导带队,组成9个督查组,在学校自查、县区分组督导的基础上,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对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开学保障情况、疫情防控、校园安全、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开学第一课和雷锋精神系列活动等五方面工作落实情况开展督导检查并对督查情况进行通报。